科學期刊有很多出版商,進行投稿時一定會經過"科學研究"及"統整研究數據"後,經投稿審核,過程可能還要補數據或釋疑,最終確認符合科學原則後【1】,出版商才會接受投稿,整個過程可能需要經過 1-7 年才能投稿一篇科學研究,往往教育者備課時就會引用科學期刊中的文獻,我認為這就是一種科學根據。那有些碩士會說這不算科學根據,依照我的經驗說不算科學根據的碩士,用 turnitin 進行論文原創性比對後可能會發現相似率很高,相似率越高通常也能解釋為何已碩士畢業,仍會認為科學期刊「不算科學依據」。
圖中範例透過 turnitin 比對後,相似率高達98% 代表原創性健康度就越低,依照不同學校要求相似率 20-30% 屬於原創性健康,比較不會被質疑,turnitin 系統準不準我不確定,但在 2022年台灣至少 5 位政治家因為 turnitin 而間接被撤銷碩博士學位,甚至一所國立大學的科系直接停止招生,雖然我們不能說比對後相似率高達 98% 就一定抄襲,但 turnitin 仍有一定的鑑識能力,無論在政界、商界與教界,近年開始要求附上 turnitin 比對結果,儼然成為一種趨勢【2】。
也因為 turnitin 的出現,政界提案選舉不該放上學歷!! 正向初心是為了減少政治家意圖洗學歷,畢竟執政與學歷並無直接關係,安心執政就好。相對教界也是一樣,安心從教即可不用洗學歷。如此未來想要學歷的風氣會變成是興趣,而非世俗眼光的強迫。負向部分,民眾可能會覺得碩博學位代表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,執政起來才不會外行取代內行。當然,無論您是哪一種看法,既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,畢竟無論是人還是法案都不可能完美嘛。但香香公爵認同「科學期刊算科學根據」的一種喔。 |